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刘胜军|私募魔女李蓓和胡锡进都错在不懂“逻辑重构”



· 全文共 3666 字,时长约 6 分钟

·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出海,是大势所趋

也是规律使然

成就中国的跨国公司

这是新时代的机遇

下一站,印尼



文/ 刘胜军

面对“逻辑重构”,只有清空既往的“成见”,才有可能看清未来的机遇。——刘胜军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德鲁克

8月26日,知名百亿私募半夏投资掌门人李蓓的一次演讲再次刷屏,可惜吐槽者居多。

李蓓发言要点如下(全文见:从历史比较看当前的中国):

• 中国更接近80年初的日本,而不是90年代初的日本。

• 2024年的中国,很多方面类似于1950年的美国。



• 有很大的可能,我們所处的并不是无岸的苦海,大家不需要绝望,不需要太过于消沉,可以振作一些,快乐一些。

• 看10年-20年,中国不仅能实现资产价格的重估,还能实现国际博弈格局中大国地位的再上台阶。

李蓓遭遇吐槽,自然是因为她的乐观在A股的现实面前显得有些过于“浪漫”。

其实,无论华尔街还是中国股市,基金经理具有“唱多”的生理本能,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简单逻辑。如果基金经理都没信心,你如果说服投资者加持?

悲观到了极点就是乐观。或许这是李蓓的心路历程。

由于在经济和金融层面很难用数据来说服自己,李蓓尝试用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来重新诠释。这种思路没有错,当下的确是政治和历史逻辑大于经济逻辑。达利欧的非凡之处也在于他能从很长的历史视野来审视现实。

问题在于,李蓓对历史进行“选择性利用”,只选择有利于自己观点的部分,而忽视其他不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正应了查理·芒格那句话:

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看什么东西都像钉子。

李蓓的错,与胡锡进(“韭菜”胡锡进的“正能量实验”一周年)殊途同归,可以归结于六个字:不懂逻辑重构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逻辑重构。在逻辑重构的背景下,既往的经验可能是错误的。《原则》作者达利欧说的好:

• 大多数人并没有以史为鉴,而只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然而一生的时间过于短暂,无法提供所需的经验和教训。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有句名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是时候直面“逻辑重构”了。

1、从全球化逻辑到国内大循环逻辑

由于全球化导致的财富再分配,利益受损者(尤其是美国的锈带工人)的愤怒情绪,导致全球走向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不是死亡,而是退潮。疫情中争夺呼吸机的痛苦体验,加大了各国在更多产业确保“独立自主”的决心。

在这种大背景下,全球产业链重构也会随之而来。跨国公司在产业布局时,地缘政治取代单纯的经济因素成为重要考量。国内公司也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关税、地缘政治因素而进行调整和适应。

2、从发展逻辑到安全逻辑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单一变量,变成了发展与安全的权衡。随着大国博弈的加剧,安全有被放大的趋势。“国家安全”已经成了美国用来打压其他国家的便捷武器,取得了类似于“莫须有”的威力,华为的遭遇即为明证。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会面临更大的国际政治冲击风险。

3、从拜登的慢逻辑到特朗普的快逻辑

世界已经在忐忑不安中准备迎接特朗普2024年再度问鼎白宫。拜登代表着“旧秩序”,正如他的标志性语句“美国回来了!” 特朗普代表着推倒重来;拜登任内,世界大变局慢速演进,特朗普则会推动变局加速前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是特朗普令人头大之处;特朗普极度自恋的精神特质,以及他最后一个任期的“无所顾忌心态”,都意味着世界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致命失误:“深层政府”痛失扳倒特朗普的机会窗口)。近日,奥巴马警告美国民众,“我们不需要再有四年的夸口、笨拙和混乱。我们以前看过那部电影(特朗普第一任期),我们都知道续集通常更糟”。



4、从和平逻辑到战争逻辑

二战后美国治下70多年的“长和平”很容易造成“和平综合症”,即人们已经很难想象21世纪还会出现大规模战争。须知,当下是从“美国秩序”向“多极秩序”转换的动荡期。孟晚舟事件提醒我们:21世纪没有改变国际政治的“丛林法则”。俾斯麦那句名言并不过时:“这个时代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与议决所能解决的,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胡塞武装,这一系列局部战争,或许只是秩序重构的开端。我们不应忘记不久前去世的基辛格博士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忧虑(拜登:我和基辛格经常意见不同,且分歧严重)。



胡塞武装

5、从高速度逻辑到高质量逻辑

的确,改革开放第一个40年9.5%的年均增速令人目眩。但也不能忽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后遗症:环境污染、腐败问题、债务问题、房地产泡沫、贫富差距扩大......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通往高质量发展之路,并非坦途。要淘汰“恒大”、“中植”这样的“劣币”,阵痛不可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企业家因为低估了政府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而被时代车轮无情碾压。

如果把“高速度”比喻成“此岸”,“高质量”则是“彼岸”。彼岸是美好的,但我们仍要趟过一段湍急的河流险滩。



6、从效率逻辑到公平逻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命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代表着对效率的追求。这种追求极大解放了生产力,解决了温饱问题,将中国带到了中等收入水平。如今,中国已经到了必须也能够追求共同富裕的阶段,“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古老智慧必须铭记。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指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美国式资本主义极大激励了创新精神,却无法实现必要的社会公平(破除“金融精英论”进行时:金融业降薪潮来袭)。

中国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既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实现创新发展,又要逐步推进共同富裕。如何确保在不挫伤企业家积极性的情况下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个高难度的艺术(稳定民企预期需要理论创新:企业家精神才是第一生产力)。



7、从模仿逻辑到创新逻辑

中国成长为世界工厂,一靠低成本优势,二靠独步天下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坦率地讲,美国企业擅自从0到1的创新,中国则擅长从1到100的创新。创新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路径。美国的技术卡脖子,更凸显了自主创新的紧迫性。

从模仿逻辑到创新逻辑的转变,是一个“裸泳者现”的优胜劣汰过程。一些昔日的“成功企业家”可能被无情淘汰,企业家群体的大洗牌已经开始。

创新是艰难的。在企业层面,它要求耐得住寂寞的工匠精神。在国家层面,则要求“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法治环境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空间,法无禁止皆可为。就此而言,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从“全球公民”逻辑到民族主义逻辑

前些年,“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一词很流行,给人以国家界限在逐渐消失的假象。如今,随着国家间摩擦的加剧,民族主义情绪在全球都显著升温。企业、个人甚至一些小国,被迫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在这种背景下,每个人都必须对“国之大者”高度敬畏。罗昌平因为不尊重“冰雕连”、李昊石因为调侃军队而付出了代价。

9、从“西方化逻辑”到“中国式现代化逻辑”

大约两千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带来很大冲击。但是,中华文明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包容和同化能力。最终,不是佛教改变中国,而是中国改变了佛教——禅宗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与彼得大帝的俄国、明治天皇的日本一样,中国也自然而然开始了“西方化”进程。然而,过去几十年的西方化,仅仅是一个短暂的阶段,而不应视为永久的趋势。须知,中国的主体文明有着5000年的辉煌,美国建国也不过240多年而已。西方哲学大师罗素100年前在《中国问题》中指出,“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将中国人变成欧洲人”。





六祖惠能和南华禅寺

美国头号“中国通”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几十年前就深刻地预言,“目前中外传统合璧的倾向已经很明显,但科技、相似的产品和机制,都无法消除中美两国在社会结构、政治史和价值观念上的反差,两国在生态人口状况和传统上的差异如此之大,要同化这两种文化是无法做到的。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中国人民将在他们的历史传统下继续他们的生活。”



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的历史文化特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给定过去几十年的西方化,这意味着一场宏大的“叙事转变”。与西方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非单纯的GDP和无止境的物欲;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与集体主义文化对应的共同富裕,而非西方个人主义下的贫富分化。

从哲学逻辑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美国模式之外的另一种方案。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且未来图景并非清晰可见,但意义宏大。罗素说得好:



•我们西方人执迷于“进步”,把“进步”当成伦理道德,掩盖我们希望促成变化的欲望。我们的文明优越感也只是一场幻觉。这种偏狭短浅在我们的文化中处处可见,很容易导致政治灾难,祸及人类文明。

• 中国有了复兴精神,如果再能阻止外邦为非作歹,就有可能发展一种新文明,比世界上存在过的所有文明都优秀。如果中国在实现国内安定后,不去做强国一心只想满足物欲的活动,转而建立更有效更公平的经济制度,那么中国将在人类急需之时带去一个崭新的希望。

站在人类历史的十字路口

企业家也好,投资者也罢,还有普通消费者,都不可避免地见证世界历史的这段“逻辑重构”。愿望不等于现实。我们应该放下愿望,更加客观、冷静地面对这场宏大的逻辑重构:

——学科类校外培训为何受到整顿?因为它是典型的内卷产业,既放大了社会焦虑,也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更会毁掉一代儿童。

——房地产三条红线为何出台?因为房地产不仅是金融危机之母,而且会加剧社会阶层固化,进而导致年轻人的躺平心态。



我很欣赏恒隆地产陈启宗先生语重心长的一段话:



——“不要以短线的经济利益为唯一的考虑。国家领导人考虑的不止是这些,还有更严重的,为了国家长远的好,所有的安排、所有的预备。大家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我们什么都不懂,连问题的症结点在哪里都不知道。所以盼望大家能从更高的角度来看经济、看世界、看中国、看未来、看人类,这样我们才可能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答案。”

对每个人而言,逻辑重构都是一场认知上的巨大冲击。也许,很多人会在巨变面前患上“抑郁症”。

逻辑重构,不等于没有机遇。但这种机遇是“结构性的”。更重要的是,只有清空既往的“成见”,才有可能看清未来的机遇。

佛曰:放下便是拥有。



刘胜军@“禅宗十刹”之雪窦寺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大历史观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

致公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首席专家

著有《下一个十年》

山东·菏泽·定陶人

人大·中欧·华东师大校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四川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当地时间10月10日,AMD推出了一系列新芯片,包括Instinct MI325X GPU、第五代EPYC服务器CPU、DPU Pensando系列、AI PC处理器锐龙AI PRO 300系列等。这些产品的发布展示了AMD在AI计算和数据[全文]
    2024-10-13 02:05
  • · 全文共 3666 字,时长约 6 分钟·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出海,是大势所趋也是规律使然成就中国的跨国公司这是新时代的机遇下一站,印尼文/ 刘胜军面对“逻辑重构”,只有清空既往的“成见”,才有可能看清未来的机遇。[全文]
    2024-10-11 02:04
  • 北京9月30日讯今日,兴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黄兵离任兴华创新医疗6个月持有期混合发起式。黄兵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博士后,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医药行业研究员,北京远方通达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21年6月加入兴华基金管理有限[全文]
    2024-10-01 02:42
  • 工业设计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头雁企业,华帝坚持“科学品牌”理念,通过加强设计创新,催化和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为行业高端化转型注入新活力。近日召开的“2024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华帝设计创新[全文]
    2024-09-28 02:44
  • 来源:国际金融报银行卡收单市场进入缩量时代。近日,20年老牌支付公司卡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卡友支付”)宣布退出支付收单市场。今年以来,包括卡友支付、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下称“汇付天下”)、上海申鑫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鑫支付[全文]
    2024-09-28 02:44
  • 北京9月27日讯 五粮液(SZ:000858)今日股价涨停,截至收盘报147.74元,涨幅10.00%,总市值5734.69亿元。该股此前1个交易日涨停。[全文]
    2024-09-28 02:44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4 by 四川都市新闻网 sc.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