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两个博士创业做的内窥镜要上市了,估值68个亿

高速增长的内窥镜市场成了资本的必争之地。

2022年4月22日,新光维医疗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作为专注于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及3D图像成像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新光维医疗核心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内窥镜和重复使用内窥镜等,能够在临床中快速对患者脏器病变进行观察、诊断,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人的痛苦。 目前,新光维医疗已有4款一次性电子内窥镜产品获批上市,并有9款产品在研发和临床测试阶段。 与2021年9月递交的招股书相比,新光维医疗此次补充了2021年全年营收。招股书显示,公司2020-2021年收入分别为3222.2万元和6961.8万元。 对于一家6年的初创医疗器械公司而言,新光维医疗的业绩正实现快速增长。这不仅为公司吸引来了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等头部战略投资者外,还获得了高瓴、礼来亚洲基金、经纬、Hudson Bay、Prime Capital和新华资本等机构的青睐。 1、17年从业经验,两位博士高管下海创业新光维医疗由陈东博士和张一博士于2016年创立,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专注于一次性内窥镜生产研发。目前已有4款获批产品和9款研产品,具备内窥镜、超高清医用成像、3D医用成像等领域技术积累。据介绍,新光维是中国唯一一家4K内窥镜成像系统和4K内窥镜镜体均获得FDA批准的公司。创始人陈东于2004年3月获日本群马大学颁授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11年,陈东在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任外科内镜开发部副课长,参与医用外科内窥镜的研发。 2011年,陈东回国,任奥林巴斯临床事务部部长,负责内窥镜相关产品的学术推广和临床研究工作,直至2019年出任新光维医疗董事。到今天,45岁的陈东,已在医用内窥镜行业拥有超过17年的经验。联合创始人张一博士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经历也可谓十分精彩,他曾在2002年任微创医疗COO和CTO,三个月后就升任总裁。 2006年,张一担任大冢制药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两年内实现大冢集团中国区扭亏转盈;2020年,他二次创业成立的沛嘉医疗与其夫人叶萍创立的加奇生物在2018年完成合并后,登陆港交所。截止今天,沛嘉医疗市值为46亿港元,最高时曾超200亿港元。 如今,张一与陈东联合创办新光维医疗,瞄准了国产内窥镜市场。 2、年营收增长116%,亏损却高达5亿内窥镜是现代微创外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早在19世纪,人们便有了借助自然光、镜片,观察动物或人体内部构造的设想。然而受限于材料科学,20世纪前以硬质金属为主要构造的内窥镜在临床诊断中为病人带来了额外痛苦,广为诟病。直到1954年,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等人发明了光导纤维技术,南非希尔朔维茨(Hirschowitz)医生则根据该技术制造了全球第一台纤维光学胃十二指肠镜,这也是公认的全球首款软性医疗器械产品。 如今,内窥镜应用场景多元,可以帮助医生筛查、诊断疾病,已成为辅助进行微创手术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到了近十余年,为解决内窥镜检查和治疗中的交叉感染问题,多家企业转向研发一次性内窥镜,以提高安全性。尽管一次性内窥镜具备多重优势,但相关产品打入国内市场的进程较海外市场晚了数年,同时期的国产化产品也获批坎坷。全球首款一次性内窥镜由丹麦安保(Ambu)公司于2009推出,但直到2015年才在国内获批。同时,同类产品的国产化在近几年加速推进。 资料显示,2020年前,国内仅有2款海外产品获批。2020年至今,新光维医疗与普生医疗、安清医疗、幸福工厂以及北方腾达多家企业的共计19款一次性内窥产品相继获批上市。 尽管国内一次性内窥镜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预期却是巨大的。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一次性内窥镜占整个内窥镜市场2.6%,而中国对应占比仅为0.2%,预计这一数字到2030年上升至15.0%。且在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7.6%,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至人民币93亿元。 实际上,一次性内窥镜的价格并不算便宜,新光维医疗的进入,让患者有了更多可选项。 资料显示,丹麦安保Ambu支气管镜售价在3500元至9000元,普生医疗售价在6500元至12800元,华芯医疗则在7000元至8000元,而新光维同类产品的售价在3000元至5000元人民币,纳入医保后,这一数字或许会更低。目前,国内部分地区例如福建等地,已将市面上几款一次性内窥镜产品纳进医保范围。 新光维医疗联合创始人张一曾在融资时表示,“未来几年,内窥镜产品将实现从‘重复使用’到‘一次性使用’的突破,新光维医疗未来也会成长为全面布局内窥镜及相关领域创新产品的平台型企业,实现高品质产品国产替代。”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两个财政年度,公司收入分别为3222万元和6961万元,同比增长116%。然而,医疗器械的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也在新光维医疗招股书中体现。2020年、2021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23.7万和1564万元人民币,净亏损高达3057万元和5.25亿元。面对高昂的研发成本和不断加剧的竞争格局,托阔融资渠道对于新光维医疗而言至关重要。2020年,全球范围内,一次性内窥镜由Ambu和波士顿科学占据,二者分别占57.3%和19.1%;国内市场由Ambu(35.7%)、幸福工厂(29.2%)、普生医疗(26.2%)占据。据招股书,赴港上市后,公司将当前57名国内、14名海外销售团队,扩大至2025年的合计超300名的规模。3、两轮密集融资8亿元,4个月估值翻倍尽管业绩数据承压,新光维医疗却能在资本市场持续受到一线机构青睐。据招股书,新光维医疗在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创始人陈士直接持股33.77%,并通过新图管理持股7.16%,通过瑞城香港持股2.29%,最终合计持股43.22%;联合创始人张一持股21.68%,两人为公司第一、第二大持股者。 机构投资者中,高瓴资本旗下的HFVG-VHK,直接持股4.28%,并通过邦瑞持股1.12%,合计持股5.40%;经纬创投的通过杭州创乾,持股2.78%;礼来LAV通过 LAV Scivita持股2.59%,苏州礼康持股1.6%;涌金资产旗下的DBCMF HK Limited持股0.93%、DBSMF HK Limited持股0.26%;新华资本持股0.48%。 2021年4月,新光维医疗以33.6亿元估值进行了近4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包括高瓴创投、礼来亚洲基金联合,经纬中国、美敦力、成为创伴、韦豪创芯投资跟投。 就在A轮完成不到4个月时间里,新光维医疗紧接完成了4亿元B轮融资,融资后公司估值68.5亿元,相较A轮翻了2倍。 B轮的资方阵营中,再次见到了高瓴、经纬、礼来亚洲基金的身影,同时出现了另类资产投资公司Hudson Bay Capital,后者曾投出雍禾医疗、北海康城、康方生物等医疗界抢手的标的。 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内窥镜市场成了资本的必争之地。2021年9月,腔镜生产商阿酷育获得中信医疗基金亿元B轮融资;2021年7月,欧谱曼迪获得春华资本亿元投资;2021年6月,博盛医疗获得阳和投资、澳银资本Pre-A轮融资。同时,港股及A股成本为了该细分赛道的理想退出区。此前在科创板上市的南微医学当前估值144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开立医疗市值117亿元;2021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的澳华内镜市值59亿元,君联资本、启明创投、千骥资本为其投资方。(文/胥崟涛,来源/投中网)

新光博士医疗器械美敦力陈东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四川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据外媒报道,9月26日,特斯拉表示将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北京时间10月11日)在美国洛杉矶发布新产品,并公布了主题为“We, Robot”的活动预热海报。随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示这将“载入史册”,并大肆宣传这有可能成为该公司历史[全文]
    2024-09-30 02:00
  •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促消费政策密集落地。随着“十一”假期等消费旺季的临近,多地再度加码促消费,推出一批新举措[全文]
    2024-09-28 02:00
  • 北京5月23日讯(记者 陈梦宇) 昨日,北京亦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动力”)在北京亦庄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法人为孟祥峰,经营范围是电池制造。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表示,时代动力的[全文]
    2024-05-24 02:00
  • 跨上3000万量级新台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在多重考验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也从一个侧面向全球展示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实现量的突破的同时,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也在加快调整步伐,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尽管全年行业数据还要等到中汽协下周才[全文]
    2024-01-06 02:00
  • 8月30日讯(记者 陈梦宇) 据北京汽车(01958.HK)日前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截止2023年6月30日,北京汽车营业收入990.47亿元,同比增长18.37%;经营利润125.85亿元,同比增长9.78%;归母净利润28.46亿元,[全文]
    2023-08-31 02:00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5月5日报道 近日,LEVC在英国发布了旗下空间导向型纯电架构SOA,为新能源时代又加入了新技术路线。LEVC很陌生?伦敦出租车TX的生产商听上去LEVC这个牌子挺陌[全文]
    2023-05-06 02:03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四川都市新闻网 sc.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